食色,性也——儒家讲究“十不食”

    关于吃,中国人是最有发言权的,在美食遍布的中华大地上,只要你肯迈开腿,就有停不下的嘴和放不下的筷子,嘿嘿你懂得。




     十一黄金周带上你256G的胃:浪迹天涯,以口为家。每天“火锅咕噜咕噜,心跳扑通扑通”“烧烤滋滋冒油,满口肉肉真香”。



     虽说吃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,但在当今人人注重健康的大环境下,吃就不是“胡吃海喝”那么简单了,还要注重气质的培养、精神的调适,也就是守正的道理。



节制少量——二不厌、三适度



     有人说孔子是个美食家,也有人说孔子太挑剔、太讲究。



     孔子讲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这就是所谓的“二不厌”。这话本指祭祀时要选用上好原料,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,这样才能尽仁尽礼。在日常生活中,可指不能因为食物好吃就吃起来没完没了。



     孔子提出的“不多食”,指在吃饭要吃七八分饱,但假期中的家人们可能就是十分,甚至是撑到肚皮的十二分饱。同样大于大肉不能多,营养均衡刚刚好,这是“不多肉”。朋友一聚欢乐多,饮酒切莫要贪杯,适量小酌最适宜,这是“不多酒”,即孔子的“三适度”。



卫生干净——十不食



     孔子饮食有一个著名的“十不食”原则,有十种情况是不能吃的:“食饐而洁,鱼馁而肉败不食;色恶不食;恶臭不食;失饪不食;不时不食;割不正不食;不得其酱不食......沽酒市脯不食,......祭肉不出三日,出三日不食之矣。”




     食物变质不吃,气味、颜色不对不吃,那臭豆腐跟臭鲑鱼呢,那就看味道臭的“正不正”,臭味不正肯定不吃;街边小吃首先要看卫生,卫生不过关不吃;食物烹饪坏了、未熟不吃;不是当季,不是吃饭时间不吃......



     总之,饮食要新鲜卫生,按时按点才健康。



饮食正道——合理搭配



     食物要合理搭配营养聚亨,调味亦是如此,毕竟谁也不想尝试“黑暗料理”。



     孔子说“不得其酱不食”,“不撤姜食,不多食”。酱和姜都是调味品,因为调味不仅关系食物是否好吃,也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,所以没有合理调味的食物不能吃。



饮食应季——要新鲜



     食物新鲜程度和应季很重要。虽说不新鲜没坏的食物可以吃,但其营养成分会损失很多,所以食物还是要吃新鲜的。



     当下季节更迭,食物更替,曾经一到冬季新鲜瓜果蔬菜少之又少,但现在你想吃的基本都有。通过先进的种植方式让其能在冬季生长,虽说反季蔬果味道样子差不多,但其并不是通过自然方式成熟,还是少吃为好。



儒家养生——吃出礼节



     “食不言,寝不语”古人觉得吃饭说话容易失了礼节,更不易于消化。“毋放饭”意思是夹起来的菜不能放回去,不卫生也容易让人失了食欲。



     在饮食养生上,孔子的脱凡之处还在于能精则精,不能精则以安贫乐道、取心境之乐为上。他在《论语•述而》中说: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粗茶淡饭,也能感到快乐,有条件就精细,没条件也别发愁,这才是更高的境界。



     摘选自《张其成国学养生——儒家养生大道》,内容有调整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
发布日期:2022-10-01 浏览次数:366

分享到: